20150103科幻片(1/ 2)
1.《2001太空漫游》上映时间:1968年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评分:10
遂古之初,谁传道之?——《天问》
塔可夫斯基说:“从亚当和夏娃偷吃智慧树上的苹果那一天开始,他们就要走在路上,终生为真理奋斗不休。”老塔用诗意的语言描绘了人类的文明史,这是真理,只是事实远没有这么美好。**更接近库布里克与阿瑟·克拉克共同创作的《2001太空漫游》中的描写,一个丑陋的猿人在灵光乍现之后捡起了一根骨头,砍开了另一个生物的头颅,这是人类历史的开始,是人类掌握的第一件科学——这就是智慧苹果的**。
人类的历史其实就是科学史。
来自非洲的克罗马农人用石器与骨器在一万年中杀光了欧洲的尼安德特土著,**推进的铅丸打穿了骑士阶层的厚重铠甲,蒸汽机创造的新贵族把国王送上了断头台,配备了指南针与六分仪的大航海使美洲、澳洲、非洲的人类大难临头,几千枚洲际核武的蓄势待发使整个世界在恐惧中度过了几十年的和平,阿姆斯特朗迈出的“个人的一小步”使齐奥尔科夫斯基“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人类不能永远呆在摇篮里”的预言成为现实,互联网使权力与体制最后的欺诈和控制无所遁形。
科幻,从字面意义上看是幻想科学的发展,而实际上,或者说真正伟大的科幻,是预言人类社会未来的命运。
所以我们说,《2001太空漫游》仍然是最伟大的科幻电影,恰如尼采所谓“你当愈行愈高,直到群星已在你脚下”,《2001太空漫游》审视着人类的命运,它既是理性的,也是诗意的,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交响乐礼赞中,浑身是毛的猿猴站立起来,手执骨头登上地球的舞台,在同样的恢宏音乐中,宇航员在木星最后一次睡着,醒来后完成了400万年后人类的再次进化:成为纯能量化的“星孩”。
在库布里克与阿瑟·克拉克的脑力激荡中所创造的登月、空间站、超级电脑一一变成现实,而电影中预言尚未实现的未来,则有待我们,及我们的后代去经历和验证。
恰如阿瑟·克拉克在《太空漫游》系列的卷首语中写道:宇宙如此之大(作者注:姑且不讨论宏宇宙或平行宇宙这些概念),认为这里只有我们自己似乎是太自作多情了,但为什么其它生命还没有出现呢?“本书设想了其中的一种可能性,而**,一定远在意料之外”。
科幻,就是在无数的可能性中,去设想最可能接近**的那一个。
提示:《2001太空漫游》的电影与小说是库布里克与阿瑟·克拉克同时创作的,对于看不懂电影的观众,在此强烈推荐小说,该书在科幻小说中的地位,正相当于电影版在科幻电影中的。
2.《骇客帝国(三部曲)》上映时间:1999年、2003年、2003年导演:沃卓斯基兄弟评分:9.5
很多人认为《2001太空漫游》冷酷、以上帝的视角拍成,其实真正的原因是科幻以超越人类道德的角度看待世界,因而也就拥有了不掺杂质的理性。在精神气质上与库布里克非常相像的沃卓斯基兄弟一定同意:尼奥睁开眼睛,看到了机器饲养人类的恐怖**,很残酷,但以“超越人类的公义”来看,这很自然,因为人类对待更低等生物同样残酷,而当有一种比人类更加高级的生物出现时,也会同样的对待人类:所谓的“万物之灵”其实并不存在。
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说出“上帝已死”,在下一个世纪的转折点上,沃卓斯基为已经成为上帝的新人类拍摄了新的“圣经”:人类被自己创造的人工智能推翻,成为机器法老的奴隶,摩西(莫菲斯)带领选民“出埃及”(逃出MATRIX),并找到了救世主耶酥(半人半程序的尼奥),最终耶酥上十字架(接入终端线进入MATRIX),上帝(机器大帝)终于宽恕了人类,达成了和平——这就是那个让诸多观众摸不着头脑甚至反感的结局,观众都被《独立日》这样的弱智电影惯坏了。
实际上,从小里说,《骇客帝国》是一部反动电影,反民主(作者注:如台词“选择只是强者欺骗弱者的手段”),宣扬无政府主义等左翼思想(作者注:到后来的《V字仇杀队》中已毫不掩饰)。往大了说,这是一部反人类的电影:电影的结尾,如《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般激昂的音乐中,升起的是机器文明的太阳,而人类只能回到黑暗的地洞里。的确,这很残酷,但对于科幻思想而言,只有对错上的评判,而与道德无关。
沃卓斯基兄弟用现代最流行的文化元素,包装了远古神话般的预言,这使得三部曲跨越世纪千年之交而不朽。沃卓斯基兄弟后来自己这样说:“骇客帝国就像一个一百层的大厦,有人只看到一层,也有人看到三五层,觉得很好,还有的人继续看下去,看到一二十层。”
3.《盗梦空间》上映时间:2010年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评分:9.5
诺兰已经被称为“21世纪的库布里克”,这是指他电影中始终存在的冷静,深遂,略有暗黑的气质,而《盗梦空间》则是他一次尽情的炫技,展示了诺兰大神级别的掌控复杂叙事结构的能力,创造了一个极度复杂而毫无破绽的故事。
《盗梦空间》可以说是心理学版的《骇客帝国》,《骇客帝国》的基础是数字技术,完全不懂软件原理的人没法看懂,而《盗梦空间》的基石则是心理学,观众多少要对心理学有些了解。
因此与《骇客帝国》相比,《盗梦空间》对个体的冲击力更大,因为它直接作用于每个人的身体和心理层面,比如电影里说:你记不得梦是怎么开始的,你记得的梦都是中间的部分。同样的,我们也可以联想到:你记不得是怎么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你记得的人生是从中间开始的——人生恰如一梦。电影结束在了陀螺将停未停的时刻,主角最后回到了现实世界,但诺兰故意留下这样一个悬念,为的是让观众去思考:“你生活的世界是真实的吗?”
4.《攻壳机动队》上映时间:1995年导演:押井守评分:9.5
从创作上来讲,《攻壳机动队》是《骇客帝国》系列灵感的来源,从对未来预言的准确性上,《攻壳机动队》显然远远超过《骇客帝国》,实际上《骇客帝国》的故事是不可能实现的,被上帝造人思想洗礼过的西方人似乎忽略一个事实:制造机器身体远比发明A.I.要简单的多。那么在人工智能反抗人类之前,人类早已经用机械还改造自身,特别是如《攻壳机动队》中描写的,在大脑中植入芯片,以增加大脑的记忆容量。这样的结果是,人的知识不再需要学习且容量可以无限大,人与人之间直接联网,黑客攻击的不再是你的电脑,而是可以直接攻击、修改你的大脑。
《攻壳机动队》也不仅仅是对未来的展现,还包括了异化之下对人类情感与伦理的冲击。《攻壳机动队2》的开头就说,世界的一切都是可以解释的,那么我们的爱是否也是可以用科学解释的呢?《攻壳机动队》不仅是预言,也是人类古典情感的挽歌。
提示:本小说不支持浏览器转码阅读,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转码阅读既可正常观看!